透過護目鏡看著窗外阿聯酋的大型客機,再過幾分鐘就要登機前往德國留學了,在疫情間,這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非常不真實⋯⋯。
自從小六暑假去了一趟美國參觀了范德堡大學的校園,就對國外留學有莫名的憧憬。那時我對留學只知道一件事:很貴。
不想造成家裡太大的負擔,自然而然的往稍微學費低一點的國家找來圓這個夢。讀高中時,輾轉得知在歐洲有一些國家讀大學是不用學費的,最後在德國和法國之間草率的決定要去德國讀書,揪了好朋友開始上德文家教。
當時還是高中生,上網查資料的能力僅限於查單字的翻譯,對於留學的其他事情完全沒有任何頭緒。在學校,我只有一個目標:學測考過 53 級分。別問我,我壓根不知道考過了 53 級分代表什麼意思,達標了就有機會去德國讀大學是我唯一知道的資訊。
放榜的一早,手機收到了大考中心寄來的簡訊:56 級分!
不過就算成績達標了,早就因為「準備學測」這個藉口暫停了好幾個月的德文課、不知道要做哪些準備才能留學,那一兩年剛好又是恐怖份子在歐洲最猖狂的時期,留學計畫就這樣取消了⋯⋯
我像個向現實妥協的年輕人,苟且的選擇了身為學生以來最擅長的英文繼續讀下去。進了輔大之後,我還是感到有些不甘心,於是開始研究有沒有機會可以出國讀書。
交換學生從來不是我考慮的選項,因為在所有聽過看過的交換學生經驗裡,全部都好像是出國去玩的。我偏好的留學是生活在異國,給自己更多生存上的挑戰,那樣對我來說才能真正獨立、成長、體驗生活。
某天在網路上偶然發現了「雙聯學位」這個名詞,四年內可以拿到兩個學位?根本賺翻。後來才知道近幾年不少大學開始推出類似的計畫,讓學生有更多元的選擇。恰好輔大英文系和德國的拜羅伊特大學[^2]英文系有簽約,從大一下學期我就決定要以「四年內完成雙聯學位」和「第四年在德國留學」為目標過著大學生活,而在大二時意外又多修讀了一個領導學程,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⋯⋯。
以修的課程數量來講,我和雙主修的人應該差不多,差別在於我修的所有課程都集中在英文這個專業。
這是很艱辛的過程,為了在三年內修完四年的課程,幾乎每個學期都是三十學分的在讀。日間部能塞的就這麼多堂課,有時需要晚上到英文系的夜間部上課,又因為英文系每學期開的課不夠多,我必須往上修英文系研究所、甚至是跨文化研究所的課程,同時為了德國生活需要,也和德文系大一的同學一起修了幾堂德文系必修。
正當一切照著計畫順利進行時,COVID 來了!隨著各國一個接著一個關閉邊境,留學計畫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,我該放棄?該休學一年等疫情趨緩再去?先當兵?先工作?
山不轉路轉,路不轉人轉,我採取了更有彈性的計畫,開始一邊在新創公司遠距實習、一邊修完在台灣的最後幾堂課、一邊觀察疫情的發展。
最後的決定權在於我,學校建議我不要去,家人不放心我去,我自己也不確定到底該不該去,但就像十年前一個小六生帶著爺爺前往美國旅遊一樣,決定硬著頭皮申請簽證了。
申請簽證的過程也不是非常順利,因為疫情所以還要請德國的學校多寄一份「實體上課證明書」來證明我飛去當地的必要性(日後的事實證明一點都不必要,哈哈),總之,簽證拿到了,機票訂了,宿舍訂金繳了⋯⋯。
我即將要踏上一趟充滿興奮、恐懼、不安、和未知的旅程。
最後附上留學整年唯一能看的 vlog 🤣